基本上現在都已經是2016了,會去找2007上映的口白人生,相信大家都已經看過了。

我就直接來了。

 

我以為Harold的世界是書中的世界,一個不存在的世界,一個由作者Eiffel所虛構的世界。

殊不知,Harold不只是書中的角色,更是個活生生的人,與Eiffel活在同一個維度,

當Harold出現在Eiffel的面前,他一切的一切,都跟Eiffel在書中描述的一樣,

Eiffel說: 你的頭髮,你的眼睛,你的手指,你的鞋子。

你的一切是我創造出來的,我知道,我知道你就是Harold Crick。

你能想像那種衝擊嗎?

而且在故事的結尾,Eiffel早就決定要將Harold寫死了,

用簡單、諷刺,可能讓人有點心碎的方式。

倘若真的這樣完成這部作品,毫無疑問,這本書會成為Eiffel的代表作。

但是,

但是,Harold會這樣就此死去,

照著書中所設定的,那個時間、那個地點、那個死法。

任誰都難以接受,以自己生命的結束去成就他人吧,

更何況是在Harold做了改變之後,在他開始擁有愛情之後,在他握緊一直以來的吉他夢之後,

若是他過去一成不變的收稅員生活,毫無熱情的日子,

可能就不需要這麼多時間釋懷並接受自己真的會死的事實。

最後的最後,Harold到底會不會死?

想必在座的各位都已經有了答案。我是假設大家都已經看完了啦。

下載.jpg

(photo from http://www.wordsofareader.com/blog/2016/1/28/stranger-than-fiction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d294001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